喝0卡汽水,奶茶不加糖”“熬最长的夜,泡最浓的人参茶”......现在的职场年轻人,虽然重复着不那么健康的生活作息,但又希望通过中医、运动、食补等方式保持身心健康。我们橘祥福化州橘红的2023年的消费群体也越来越年轻化,一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九成以上的年轻人具有养生意识,“90后”“00后”的养生血脉觉醒远早于“70后”“80后”。
“持续性暴饮暴食,间歇性迷信养生”的“朋克养生”,“三天运动两天腿疼”的现象也不鲜见,调研中发现,40%受访者习惯性熬夜晚睡,熬夜人群多为主动熬夜。熬夜配面膜、牛奶配辣条、破洞裤配暖宝宝等现象在年轻人中比比皆是。一边追求健康,一边在行动上背道而驰,但这届年轻人,确实比前辈们能坚持不或者少抽烟喝酒,并且能每天迈开腿了。
“朋克养生”前半截代表“摇滚自由”,是精神世界的欢喜
提及朋克,大抵会联想到这样一个场景:摇滚音乐节上,全场响起动听急促的旋律,一群年轻人挥舞着荧光棒,跟随着激情的节奏涌动“人浪”,在狂欢拥挤的人群中寻找兴奋感。
精神上的朋克,是一场内心独白。很多年轻人认为,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抛开所有的社会身份,只有深夜这个时间才属于自己,明明很困,却舍不得睡觉。或是刷视频,或是打游戏,肆意放空思绪,感受弥漫的无限自由。在没有任何约束的空间开启娱乐或疗愈,得到精神世界的满足。
“朋克养生”生半截代表“努力自救”,是焦虑下的自我救赎
当时钟指针指向半夜2点,当年度体检报告亮起“红灯”,当“小伙因长期吃外卖身患重疾”新闻频出,年轻人在一次次狂欢后,又猛然意识到不能再“掏空”身体,便不由自主产生养生焦虑。
曾依仗血气方刚“走天涯”,如今却酷爱曾嗤之以鼻的“老派”行为,喝茶,维生素、褪黑素、鱼油等各类补品成为日常“第四餐”,逛超市学会看配料表,热衷晒背、艾灸、八段锦……当代年轻人上演“嘲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的桥段,在“朋克养生”路上一往无前。
“朋克养生”,代表了年轻人那颗躁动的心,既不想过得平平淡淡,又希望保持身强体壮。在旁人看来的自相矛盾,却是他们对自我的探索和追求。
“朋克养生”不完美,但它也是养生意识觉醒的开始
健康不是做数学题,一正一负未必能相互抵消。以“熬夜喝人参水”为例,经常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甚至器质性病变,即便喝再多的人参水,也只是补充了点水分,想以此来“回血”,作用并不大。
同样,熬夜、压力过大带来的脱发、内分泌失调等问题并非一杯枸杞茶、一套八段锦就能够解决,何况不少人自行探索或跟风的“养生妙招”缺乏专业医学判断,有没有效果、效果的好坏都是未知数。
细看年轻人的养生方式,很多人只是跟风“买买买”,并不是真正养生。一方面,需要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关注他们所思、所想、所盼,提供更多权威信息。另一方面,不妨从源头上帮助他们排解困惑、舒缓压力,倾听年轻人当下诉求,尊重发展个性。或许,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声期许的叮咛,就是助力他们披荆斩棘的一束亮光。
年轻人,在玩“朋克养生”梗的同时,须得明白,认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真正消解焦虑的良药。只有对生命足够敬畏,保持规律节制的生活习惯才能朋克半生,归来仍少年。
就像喝橘红茶,我们橘祥福的口号是,坚持七天,效果更好,切不可买回家放着,就觉得健康在身了,坚持每天泡一片,坚持七天,健康才是真正在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