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 橘红文化 > 橘红与健康

为什么化橘红能进入《美国药典》?

分享到:
点击次数:372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14:00:37 打印此页 关闭

2020年12月化州橘红进入《美国药典》。

中草药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文化瑰宝,然而由于我国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长期不健全,中草药出口额竟然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十分之一,中草药产业国际化步伐缓慢。

image.png

2018年,中,美两国药典委员会联手合作,推动中药材进入《美国药典》,广东道地药材化桶红已被列入其中,填补广东中药材对接国际权威标准的空白。由于全球有140多个国家认可《美国药典》,这意味着,化橘红这一广东“土生土长”的中药材将真正撬开国际市场,为中医药国际化提供技术示范。

image.png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长期以来最地道的化橘红只在茂名化州一带生长。

"2000年时,整个化州地区一共只有几十棵化楼红果树。”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薇薇描述当时化橘红种植的惨淡景象,无不惋惜地说。

2002年,苏薇薇在中山大学组建了广州现代中药质量研究开发中心,来到化州寻找传统中药,或许是“眼缘”,或许是多年以来从事药物研究的敏盛,当闻到化橘红略带芳香的味道时,苏薇薇一下子就跟化橘红“对上了眼”:“这个药能做!”“有必要运用先进技术方法,对化橘红进行系统研究,明确其生物活性物质基础,保证其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苏薇薇说。

没想到这一做,就是10年。“做中药,难就难在对中药的,"身份认定”,要搞清楚到底哪些是有效部位。”苏薇微表示,由于中药是典型的复杂系统,而现行的质量标准仅以其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成分的定量来评价优劣,质量标准与药效之间缺乏“交集”,无凝成为中药打入国际市场的“拦路虎”,虽然近年来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取得了进展,但技术上仍有待提高。

苏薇薇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化橘红增效学质量控制新模式,建立了基于谱效结合的化橘红质量控制标准。“这就好比在化楼红化学成分中,搞清楚谁是药效的"主力’,谁是"前锋’、"替补’,并把这些角色一一定位。”苏薇薇形象地解释她如何创新性地让化橘红药效的奥秘全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化州橘红既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还能显著抑制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和神经源性炎症,对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痰多、咳嗽及呼吸道炎症具有综合的治疗作用。与同类药相比,它疗效好、安全性高、服用剂量小目携带服用方便。


为什么化橘红能够进入《美国药典》?

首先,《神农本草经》把化橘红列为上品,这证明化橘红是没有毒性并且疗效显著的。

其次,化橘红在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为皇帝、皇宫内所用,这也说明它的有效性、珍贵性。

化橘红的止咳化痰功效是国际认可的,研究还发现,它有抗炎作用,止咳、化痰、抗炎的作用被中西医都认可,这很难得。

因此在启动化橘红研究之初,就瞄准了国际市场,采用现代标准——ICH(国际人用药注册协调委员会)标准,让国内外的人都能认可它。

苏薇薇团队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化橘红已通过公示进入美国药典,这为化橘红国际化提供了法律保证。

化橘红能够进入欧美药典,意味着什么?

药品和食品有很大不同,药品是在特殊的监管体系下使用,必须符合法定标准,必须有特殊的许可才可在市场上流通。

药典就是药品在市场上流通的法律保证,我们叫做质量上的法律文件,只有列入药典或法定标准中才能称为药品。

美国的药典有特殊意义,它不只是美国自己用,有67个国家没有自己的药典,都是用美国的药典。

这就意味着,进入美国药典,也进入了其他67个国家的市场。有了法律标准,药品在流通推广上可以宣传功效,但是食品就不允许。

既能止咳又能化痰的药物,现在市场上也还没有。化橘红化痰的作用非常显着,可以媲美现在一线的化痰西药。

因此化橘红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物,是传统医学的精华。

image.png

上一条:化州橘红春夏去暑湿,秋冬防肺燥 下一条:化州橘红的苦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