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味擅长化痰的中药叫化州橘红,它化痰的作用有多好呢,这里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话说回到清朝,有这么一个外地官员被调到高州当县令,这人每日忙于公务,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可就是有一点困扰着他,那就是饭后常觉胸闷,痰多,为这,请了不少郎中,光是吃药就近百余副,可依旧没能把病治好。
大家知道,高州一带物产丰富,荔枝、龙眼、芒果、杨桃,自古以来便闻名遐迩。另外,化州的橘红也颇为有名,当地的人几乎都知道化州橘红是个好东西。
但化橘红作为当朝贡品,没点关系根本买不到,可巧这个官员的媳妇的表姐的祖母的侄子就是化州人,他家里就种有,她找过去的时候,侄子家中正在炮制橘红汤,媳妇便取些了回去煮汤给县令喝,一连喝了好几天。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批阅公文,突然瞪大了眼睛,一下子坐的笔直,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见此情形,身边的人赶紧将他扶到后宅休息,这才道出原委,原来就在刚才,他突然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从胸口掉了下来,一直掉到腹中,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感觉,怕是得了什么大病。
话音刚落,肚子一阵疼痛,如厕之后,所排之物“如铁弹子,臭不可闻”。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打那以后,这胸闷痰多的毛病就没有了。
明万历年间(约于1600)编纂的《高州府志》“药物”目中已有化州橘红的记载。清乾隆、道光版《化州志》对化州橘红的记述,除有传说、药效、价值、辨伪、土壤、气候、种护、采集、加工、上贡、产地及标图外,还有大量歌颂化州橘红的诗文。
化州橘红因化州得天独厚,吸收了地下所含的礞石矿,故所产的橘红果花芳香可人。它对肺痨、多年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胃痛、气虚、消化不良、水土不服等都有效果。
想必大家也猜到了,正是化橘红发挥了作用,治好了县令胸闷痰多的毛病。
《药品化义》中认为化橘红“主一切痰病。功居诸止痰药之首”。老年患者由于肺中津液亏竭,并不能够及时宣发肃降,且经言“肺喜润恶燥”,故老年人最容易肺中受邪,发而为咳嗽、咳痰,以化橘红燥湿化痰,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至于橘红汤,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是化橘红、甘草,加盐,加水,先用慢火煮,煮到软烂,然后晒干,研成末,沸水冲泡饮用。这样的组合也叫二贤散,药食两用的方子。
我们现在也可以简单一点,取化橘红10克,炙甘草2克,泡水喝。或者用单味化橘红也行。
而且这医案里还提到,化橘红越陈久越好。

为什么呢?
那时化橘红是芸香科植物橘的干燥成熟果皮(现代科学证明,化橘红未成熟的果子经炮制,效果更强)
化州橘红主要的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和挥发油两大类,因此化州橘红的主要药用功效也主要源于这两大成分。化州橘红为什么越老越好,其实很大程度上跟不同年份化州橘红的这两大成分变化有很大关系。
挥发油:随着年份的增长,化州橘红挥发油成分在前2年变化缓慢,超过2年的橘红挥发油成分含量逐渐加强了变化趋势,说明年份的改变直接影响着化州橘红的成分,年份越久这种改变也会越显著。另外,随着年份的增长,化州橘红在成分上多了一些醇、酮、酸、酯类等化合物,这是橘红为什么越老越好的佐证之一。
2.黄酮类: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年份化州橘红贮存期越长,总黄酮含量和柚皮苷含量越高。而总黄酮是化州橘红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柚皮苷是化橘红的总黄酮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可见橘红越陈越好是有一定道理的。
总之,随着陈放的时间越长,橘红内部的成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使药性更加符合中医药理的要求,能更好地发挥化州橘红的效用,橘红对身体有很好的作用,如化痰止咳,燥热祛湿,提神醒酒。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目前没有明确方法可以判定橘红的年份,只能有色及香味度等来个大概判断,十五年以上的少买,二十年的不买,三五的尝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