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之间,究竟谁高谁低,谁优谁劣,“争风吃醋”已有千年。但是茶能代酒,茶还能解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算多少”,在饭桌上,往往有不想喝酒而又难却盛情的情况,这时候就要用茶来代替酒。
那这“以茶代酒”的习俗,又是怎么来的呢?
以茶代酒的由来,可以追索到三国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是个嗜酒如命,他在永安七年的成功上位,别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一上朝却是每人七升酒,不喝就拉出去B了。
“皓每于会,因酒酣,辄令侍臣嘲虐公卿,以为笑乐。”
七升酒,可以相当于现在的三斤多,可为了保住小命,大臣们也只能:只要喝不死,就往死里喝;喝完这一碗,还有7碗……
喝着喝着,大王就开始了:真心话大冒险!告诉我,谁偷偷说我坏话了……
喝多子的大臣们早就大脑空白,口齿不清,但即使是瞎编的话,也是大王大开杀戒的理由。
但是,这里有个例外,就是他老子的老师,韦曜,不要说七升了,就是二升也喝不了,这个大王也是特殊照顾,孙皓就偷偷把韦曜老师的酒换成了颜色差不多的茶水,这就是以茶代酒的由来。
茶能代酒,还能解酒。
茶中含有咖啡因,可以中和酒精并具有抗酒精的作用。
此外,喝茶可以补水、利尿、促进酒精分解产物的消除和清醒。
茶还可以稀释酒精,促进胃肠蠕动,减少酒精的吸收。
茶中的咖啡因使人的大脑兴奋、清醒,使人在饮酒后能够清醒,从而达到清醒的效果。
注意,茶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茶中的咖啡因可能会增加心率,增加心脏负担。
而这个问题,喝化州橘红解酒就可以解决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化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具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功能,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化州橘红是化州的毛柚子,走肺经和脾经,单味就能成药,还是药食同源,没有依赖,没有副作用,含有丰富的柚皮苷,可解酒毒,有效促进胆汁的分泌,从而起到分解酒精的作用。
还有很多人酒后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化州橘红性温,走归肺脾经,轻松化解寒寒凉凉的酒水伤脾胃问题,最合适不过了。(建议喝2017年的5年陈片哦,口感更佳,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