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知多D!

近些年,化橘红很红火。 


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化橘红店铺映入眼帘,上面标着:“明清贡品,止咳良药”、“有痰必化,有咳必止”、“一片橘红一片金”…… 

 


化橘红是什么,这么厉害? 


1

 

不是橘子皮,是柚子皮

 

很多人会将化橘红与橘红混淆,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药材。 


● 橘红,是芸香科植物橘的成熟外层果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橘子皮。

 

● 化橘红,也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但不是橘,而是柚。它是化州柚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产于广东省化州市。 


化橘红入药,始于清初,盛名于乾隆年间,因其化痰止咳功效卓著,被列为皇家贡品,所以有“一片橘红一片金”之说。 

产地

       广东省化州市。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肺、脾、胃经。

性能特点

       化橘红,辛香行散,苦燥温化,入肺、脾、胃经。善理气散寒、燥湿化痰、兼消食。主治风寒咳嗽、喉痒痰多,兼食积伤酒者最宜。

性状鉴别    

       化州柚,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28cm,厚0.2~0.5cnu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微辛。


其他地方所产橘红,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无毛。




2

 

化橘红因礞石而著,何谓礞石?

 



百度百科




【药 名】:礞石

【拼 音】:MENGSHI

【英文名】:金礞石Vermiculite Schist seu Hydrobiotite Schist

青礞石Biotite Schist and Maica Cabonate Schist by Chloritization

【来 源】:为变质岩类岩石绿泥石片岩或云母片岩的石块或碎粒。

【功 效】:坠痰,消食,下气,平肝。

【主 治】:治顽痰癖积,宿食症瘕,癫狂惊痫,咳嗽喘急,痰涎上壅。

【性味归经】:咸,平。①《医学入门》:“昧淡,无毒。”②《纲目》:“甘咸,平,无毒。” ③《本草经疏》:“辛咸,平,无毒。”

入肝、肺、胃经。①《纲目》:“入厥阴。”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胃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布包),15~25克;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1.用于顽痰,老痰胶结,气逆喘咳之实症。

礞石质重坠降,味咸软坚,善治顽痰胶固之症,常配沉香、黄芩、大黄等同用,即礞石滚痰丸。近代临床用治小儿肺炎重症,肺闭喘咳,痰多黄稠者有效。

2.用于癫狂、惊癎等痰火内盛之症。

礞石既能攻消痰积,又能平肝镇惊,为治惊痫之良药。如《婴孩宝鉴》夺命散,治热痰壅塞引起的惊风抽搐,以煅礞石为末,用薄荷汁和白蜜调服。若痰积惊痫,大便秘结者,可用礞石滚痰丸以逐痰降火定惊;临床用以治癫痫及精神分裂症,对控制发作及减缓狂燥症状有效。


左边是普通橘红,右边是化橘红

化橘红皮厚肉小


礞石能化痰。化州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平均气温21℃,全年光照达2500小时以上,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900毫米,土地肥沃,原始植被属自然生态群落亚热带山地砖红壤,发育于石、砂页岩。


化州市种植化橘红的土壤属偏酸性赤红土壤,pH在5.5-6.5之间,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2%,富含礞脱石、Mn、Mg、Fe、Ti等微量元素,山地土壤淋溶作用较为强烈,地理环境条件优越。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加上悠久种植形成的科学栽培技术,使化州橘红具有药物有效成分高、止咳化痰等独特的功效。故化州橘红得礞石之气,故化痰力更胜!



3

 

化橘红表皮有绒毛

 


要购买正宗的化州柚橘红,请认准表皮的绒毛。绒毛是化州柚橘红特有的鉴别特征,其它品种则无毛。 


化橘红跟陈皮一样,存放时间越长,起香越醇,价格也不菲。 


有人说,因存放太久,陈年化橘红没有绒毛。其实未必,存放得好的话,绒毛是不会掉的。 


温馨提醒  

如果商家说他家的陈年化橘红有十年以上年份,就要留意了,这不太可能,因为十年前化州柚的产量甚少。不是因为那时不具备栽培化州柚的技术,而是需求不大,没人种。 


近些年,随着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加之商家宣传炒作,越来越多人知道化橘红是个好东西,才使化州柚的产量有所增加。 


4

 

所谓“果王”不可信


有些商家自称所卖化橘红较大,为“大果”,甚至称之为“果王”,这不过是商家叫卖的说辞。其实,化橘红并非果越大越好。

 

由于化州柚产量不高,市面上多数化橘红是用化州柚幼果制成的“橘红胎”,这才是化橘红中的极品。 


化橘红的药用成分主要是挥发油和黄酮。从药用价值和产量综合考虑,种植户主张在100到150克左右、小果还未成熟时采摘,大概是二三两重。


5

 

服用化橘红有讲究


将2~5克化橘红片用开水泡服,可以加糖或蜂蜜调味。 


也可以把化橘红片放在开水中煮三五分钟饮用,可反复泡至无味。 


温馨提醒  

化橘红味辛,偏于发散、易耗气,同时性偏温燥,易损伤津液,因此阴虚燥咳、痰中带血、久咳气虚的患者一般不宜食用化橘红。




6

 

化橘红的小故事

化橘红的药用价值据说是北宋时,我国著名史学家范祖禹首先发现的,范是四川华阳人,他精通史事,曾协同司马光撰修《资治通鉴》。后因为官刚直不阿,冒死直谏,得罪奸臣,被贬为武安军节度副使,并流放宾、水、河三州。元符元年(1098年) 被贬化州。


由于长途跋涉,加之被贬心情郁闷,途中患了严重咳嗽症,整日气喘咳嗽不止,他到化州后,住州署苏泽堂。一天早上梳洗完毕,习惯把泡好茶用完,便到署内空地漫步散心,不知为何,他觉得这天身体特别舒坦,半个月后,咳嗽基本痊愈,用餐亦觉胃口大开,他感到奇怪,便问随从李宾,得知州署有一石龙井,这段时间,李宾从这口井取水泡茶的。于是范公亲自到井边考察,只见井中飘浮着许多小白花,取井水细加品味,顿觉有股奇异芳香。抬头看,只见井旁有两棵似橙似 柚的树正盛开着白花。他想,井中白花是树上掉下的,李宾用井水泡茶,致使我身体好转的,于时他从井中取回水,又摘了些小花泡茶品饮。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 他的气喘、咳嗽症全好了。为了更清楚了解这种树的名称、功用,范公访问了州地乡民,查阅不少有关南方植物类书籍和对此树作了仔细研究,终于弄清了这是化州橘红树。而后,范公又将橘红花、果送给一些咳嗽、水土不适的人泡茶服用,收到了化痰止咳,健胃行气功效,而流传民间。


到明末清初,橘红药用效果传入宫廷列 为御用药物,其时,橘红从开花到结果,官府派兵守护,亲信亲点果数,逐一编号,且有脱落,须拿到官府注销。然后每年收获季节按例上贡朝廷。这就是化橘红成为贡品的历史记载。

 

上一条:化橘红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下一条:带你认识化橘红
分享到: